全力推动水利安全生产风险管控“六项机制”落实落地,筑牢向家坝灌区建设安全屏障
向家坝灌区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安委会主任? 代勇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水利安全生产风险管控“六项机制”落地见效年。向家坝灌区公司将坚决树牢底线思维、极限思维,压实责任、完善机制、夯实基础,确保向家坝灌区建设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向好,以高水平安全助力高质量发展,以构建水利安全生产风险管控“六项机制”为抓手,着力构建常态长效的安全管控屏障。在第24个全国“安全生产月”来临之际,我谨结合向家坝灌区建设实际,浅谈我对工程建设安全生产的一些体会。
一、坚决扛起第一责任,筑牢安全防线
一是狠抓领导班子安全责任落实。按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的要求,建立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制度、安全生产清单制等明确领导班子成员“一岗双责”安全职责,充分发挥领导班子“领头雁”作用,强健安全生产管理“第一梯队”“关键少数”,切实将安全生产责任抗在肩上,落实到行动上。
二是狠抓职能部门责任落实。各职能部门按照“三管三必须”原则,牢记《全员安全责任制制度》《安全生产清单(2.0版)》所分配的安全生产职责,做到知责于心、担责于身、履责于行,对本业务条线管理职责范围内的重大风险隐患要真正做到心中有数、管控有方。
三是狠抓全员责任落实。结合“安全生产月”主题教育活动,以“人人讲安全 个个会应急”为要求,以“查找身边安全隐患”为重点,组织开展横向到底、纵向到边的全员查找身边安全隐患活动,推动形成人人有责、人人担责、人人尽责的安全生产格局。
二、推动水利安全生产风险管控“六项机制”落实落地,狠抓安全管控质效
一是强化宣贯,系统谋划“六项机制”全链条。加强“六项机制”专题培训,通过培训深入研究分析工程建设过程中安全隐患的特点和规律,系统谋划安全生产风险查找、研判、预警、防范、处置和责任各环节,实现全链条、全过程安全生产风险闭环管理。组织对危险源进行全面辨识,建立危险源动态辨识、评价、风险分级管控和重大危险源动态管控清单,设置风险“四色”图、风险告知栏、重大风险警示牌、岗位风险告知卡等标识,并在工程建设醒目位置和重点区域悬挂张贴。投入永久安全监测设施,对工程关键工序和重要环节、重点位置和重点时段开展监测监控,实现安全生产状况超前预警。及时发布重大危险源风险突增的关键工序预警、每月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统计分析预警和重要气象信息预警,迅速落实防范措施。建立值班值守和巡查检查制度,在节假日和汛期重点时段、关键工序和重要环节执行领导干部带班和24小时值班值守制度。组建应急救援队伍,配备应急救援设备和物资,按规定和实际组织开展应急演练。
二是细化工作举措,建立隐患排查和风险管控双重预防机制。结合向家坝灌区建设实际,建立危险源“一源一档案”,确保管控可追溯。动态把控危险源,有效做好施工期危险源动态辨识、风险评价和分级管控,建立危险源动态辨识、评价、风险分级管控和重大危险源动态管控“清单”。通过“清单”整合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管控措施、风险等级、管控措施、管控时段、分级管控责任人等信息内容,每季度对“两清单”动态更新,及时动态把控危险源。
三是加强应急管理体系建设,提升应急处置能力。当前,安全生产面临新形势新挑战,应急管理工作已摆到更加突出位置。“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已是我们应急管理工作的根本要求,我们必须提高政治敏感性,进一步加强应急工作向纵深推进。以“安全生产月”主题教育活动为契机,加强应急管理体系、制度建设和完善,组建应急抢险队伍并结合工程建设实际,按照贴近实战、注重实效原则,加大实战和桌面演练力度,切实增强项目的快速反应能力和员工的应急避险能力。
三、强化科技创新和信息化管理,为安全生产强基固本
一是大力推进科技强安行动。结合向家坝灌区工程建设实际,积极推动“机械化换人、自动化减人”行动,选用先进、适用的技术和装备进行施工,有效降低安全风险。
二是加强安全生产信息化建设。信息化建设是提升现场安全生产管理水平,预防事故发生的重要手段,向家坝灌区公司采用“扫码打卡”履职和有奖扫码举报举措落实常态化隐患排查治理,有效提升隐患排查治理效率。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安全是发展的前提,发展是安全的保障”。向家坝灌区工程作为四川省水利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更要统筹好安全和发展。下一步,向家坝灌区公司将继续深入贯彻落实水利安全生产工作的各项部署要求,坚持综合施策、标本兼治,注重预防为主、制度发力,狠抓安全生产工作细节,聚焦事故隐患整改质效,提升安全生产管理水平,全力推动水利安全生产风险管控“六项机制”建设落实落地,以新的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以钉钉子精神将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推向纵深,努力保障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为四川水网高质量安全发展作出应有贡献。